近日,全国新势力车企
纷纷发布
今年1月销量“成绩单”。
作为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两江新区成为过去一个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焦点——问界、深蓝、阿维塔等三大品牌全都“杀入”销量榜前十,其中问界更是凭借32973辆的成绩首次成为销量冠军。
▲赛力斯超级工厂在两江新区建成 企业供图
具体来看,
问界全系交付新车近3.3万辆,
同比大涨636.8%,
环比增长34.76%。
其中问界新M7在产能快速爬升后,交付再创新高,单月交付3.13万辆,首次实现单月交付突破3万辆,自2023年9月上市以来累计大定已超14万辆。
同时,为进一步扩大产能,
其位于两江新区龙盛新城的
超级工厂也在2月5日建成投用,
并举行了M9的首批交付仪式。
2月6日,长安汽车发布公告——今年1月,长安汽车销量达到28.04万辆,同比增加63.19%,重回自主品牌第一。
▲位于两江新区的长安汽车分拨中心 王加喜 摄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
长安汽车旗下的
阿维塔、深蓝汽车、启源
等品牌实现了全线飘红。
其中,阿维塔科技1月交付辆超过7000台,创下企业历史新高;深蓝汽车在SL03和S7两款主力车型的带动下,1月销量也达到了17042辆,同比增长177%。
长安汽车负责人表示,长安汽车正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将更多创新成果应用到产业和产业链上,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展现更大作为。
两江新区产业促进局副局长赖涵称,经过不断转型升级发展,两江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潜力正在持续释放,将有力支撑重庆打造万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2023年,
两江新区新能源汽车
整车产量超36万辆,增长66%,
占全市比重达72%,
带动汽车产业实现产值1847亿元,
增长7.4%。
而两江新区整车企业的强势表现,
与政府、企业双方
所做的努力密不可分。
▲长安全球研发中心 陈文森 摄
两江新区是重庆汽车产业的主战场,也是重点整车企业的聚集地。
为进一步提升智能化、新能源化水平,两江新区一方面依托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等近70个高端研发平台,推动“科创+产业”融合发展,同时提速补链强链,信质电子、云潼科技、太蓝新能源等一大批新能源汽车配套项目先后落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新生态加速形成。
同时,两江新区还在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常态化举办两江企业家沙龙,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创新实施“服务专员+联络专员”双专员服务工作体系,为辖区1272家重点企业匹配11名市管干部、424名区管干部、405名联络专员。
这些都坚定了企业扎根发展的决心。
“重庆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车企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强链优链,培育自动驾驶及车联网创新应用、汽车软件与人工智能等产业,为车企抢占全球产业制高点鼓足了信心。”
在赛力斯集团科技公司总裁许林看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成为重庆最具标志性和辨识度的优势产业。
▲赛力斯 企业供图
而在企业层面,
扩大“朋友圈”也成为共识。
长安汽车
长安汽车在2023年先后与蔚来汽车、华为、赣锋锂业三个行业顶尖企业完成了签约,涉及了换电站、智能驾驶、电池产业链等一系列新能源发展要素。
赛力斯集团
赛力斯集团也在深化与华为的合作。今年1月,该集团与华为数字能源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电动部件产品、新能源汽车平台技术开发与应用、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建设与运营、新能源汽车国际化等领域展开全面战略合作。
▲赛力斯 企业供图
赖涵说,通过与行业领军企业的深度合作,新区整车企业实现了优势资源的共享、核心技术的突破,品牌加速向世界级跃升,新区汽车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得到进一步增强。
他还表示,2024年,两江新区将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整零协同发展,力争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50万辆,汽车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
▲长安汽车 殷俊 摄
一方面,
两江新区将大力支持整车企业,
如支持赛力斯、长安系全面提升产能;
另一方面,
两江新区围绕智能网联
新能源汽车产业强链壮群,
提升供应链协同供给能力,
推动在建项目投产达效。
来源:两江新区鱼复新城
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主办单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执行承办:
重庆市福祥会展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