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
两江新区“1+N”产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体系新闻发布会现场,
有媒体记者提出,
两江新区此次发布的“1+N”政策体系,
“1政策”主要内容包含哪些方面?
政策体系又具有哪些特点?
一起来看详细解读~
▲新闻发布会现场 张玮真 摄
程文迪表示,两江新区出台“1+N”政策体系,是进一步把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两江新区工作中,深入贯彻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稳住经济大盘、增强发展信心的务实举措。以此次“1+N”政策体系出台为契机,两江新区将继续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做大产业群、做强产业链、做优产业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产业发展的升级版。
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景广阔,
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培育发展新动能、
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所在。
发布会现场,两江新区招商集团总裁谢静就“1+N”政策体系中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容作出详细介绍。
▲新闻发布会现场 张玮真 摄
“产业专项政策中提到的航空航天、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数字经济等产业,都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畴。”谢静表示,本次出台的12个产业专项政策,亮出了新区强创新、建生态、共成长的招商理念和产业发展目标。
两江新区将聚焦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重点领域,侧重卫星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支持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注重融合应用以及创新,鼓励企业行业开拓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并加大人才引育力度,以实现加快构建现代航空航天产业体系。
新区对新落户的、以建设卫星星座为主的空间基础建设项目最高可给予1亿元的支持;
对新引进的新型高端研发机构落地可给予最高7000万元奖励;
对成功上市的企业可累计最高给予1200万元支持;
对实施绿色化改造的企业最高可给予500万元奖励等。
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
产业政策同样具有较高“含金量”,
还突出产业创新、
覆盖产业全生命周期等特点。
▲大地企业公园 张坤琨 摄
生物医药产业政策对创新研发扶持方面优势明显,将对重点发展的新中药、新服务、新医疗三大新兴产业生态,从研发生产场地、人才团队建设、综合贡献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
其中,对符合条件的新建或扩建项目,新区将按照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的20%,给予最高可达2000万元的建设支持。
而在高端装备产业政策中,新区将聚焦推动装备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侧重于支持新能源装备、智能装备、轨道交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及第三方产业服务平台建设。
在新材料产业政策中,新区将瞄准支柱产业配套和前沿新材料领域,关注新材料的研发及首次产业化,重点从研发、载体、人才等多个方面提供支持,打造新材料产业生态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文创体育政策中,聚焦发展文化内容原创生产、文化新兴消费、文化衍生开发,以及文体融合经济等多行业领域,围绕IP建设、产业招引和人才培育,着力打造两江新区文化软实力。
数字经济产业政策
支持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工业软件等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要素。
▲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 张坤琨 摄
两江新区作为国家级的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双核心区,正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
两江新区将重点引进哪些领域
和行业的数字经济企业?
江小妹从发布会上获悉,在数字经济产业聚集上,两江新区将重点引进汽车及智能软件、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内容等领域和行业的数字经济企业,尤其在汽车软件、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细分领域,加速核心技术攻关、助力核心产品研制、拓展产业场景创新、加快新业态新模式培育。
两江新区推出了哪些
具有吸引力的招商政策?
据介绍,专项政策涵盖了人才引进、技术研发、建设平台、推广应用和产业配套等多方面,服务数字经济企业全生命周期,全面助推企业在两江新区高质量发展。
本次政策力度空前,例如,具有核心技术和服务能力的数字经济企业在新区设立独立法人研发主体,其研发扶持最高可达5000万元。
谢静表示,以上产业发展举措的出台,体现了两江新区对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高度重视,也体现出新区拥抱新产业、新模式、新服务的开放态度,将提振企业投资信心,吸引优质项目落户两江新区,大幅提升新区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水平,实现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
会上发布了
《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政策》,
拿出真金白银来“揽客”,
对新引进的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项目
可最高给予3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支持
和2亿元的研发费用支持,
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 长安汽车智能化工厂。谢力 摄
两江新区正主攻智能网联化、新能源化方向,加快形成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此次发布的专项政策,是两江新区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又一“助推剂”。
▲新闻发布会现场 张玮真 摄
两江新区产业促进局局长胡景兵表示,此次政策具有涵盖面广、针对性强、面向未来、鼓励创新等特点,政策围绕产业项目的资金、载体、研发、人才、高技术示范等全角度分层次支持,让优质项目落户两江新区发展时后顾无忧。
政策力度更是空前,符合产业方向的项目固投支持最高达3亿元、研发扶持最高可达2亿元。同时,在自动驾驶等技术领域从车辆改造、牌照、测试、示范应用等各环节都有支持措施。
作为两江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当前,两江新区正积极提升汽车产业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发展能级,紧扣“整车高端化、供应链高级化、创新自主化、生态协同化”四大目标,深入实施“整车存量升级和增量集聚、产业链重构和供应链安全、核心技术攻关和协同创新、价值链延展和示范应用”四大行动,着力构建“一核两群六园”的产业发展格局,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而此次重磅产业发展举措的出台,更是展现了两江新区对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高度重视、推进决心和大力支持,将提振企业投资信心,吸引优质项目落户两江新区,大幅提升新区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的专项招商政策,
主要针对电子制造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聚焦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终端产业链。
▲重庆京东方 张坤琨 摄
近年来,重庆市着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是两江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两江新区立足产业基础优势,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围绕“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统筹推进锻长板、补短板,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终端三大产业集群开展招商工作,推进产业成链成群。
“通过精心搜集、对比全国多个以电子为支柱产业的城市和地区相关政策,两江新区出台了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共计11条。”胡景兵表示。
对使用多项目晶圆(MPW)流片进行研发的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按照MPW流片费用的80%给予流片资金支持,对单个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年度支持总额最高不超过300万元,但对其中的集成电路IP研发类企业的支持总额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对实际投入资金超过1000万元,且人员数超过10人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按照其每款产品完成首次全掩膜(Full Mask)工程流片费用的60%给予流片资金支持,对单个企业年度支持总额最高不超过1500万元。
江小妹了解到,显示面板和集成电路晶圆制造企业属于电子制造业中比较特殊的企业。针对这两类企业具有的投入高、技术壁垒高、高端人才密集的特点,两江新区将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和企业的需求,定制精准化优惠扶持政策。
目前,两江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已构建起“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终端”的发展态势,“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正加速形成。下一步,两江新区将继续围绕“芯屏器核网”进行全产业链布局,不断延长产业链、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力争实现关键领域全面突破,推动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两江新区正式出台《重庆两江新区促进国际消费发展专项政策》《重庆两江新区促进现代金融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政策》《重庆两江新区促进国际贸易及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政策》《重庆两江新区促进专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政策》,进一步推动国际消费、现代金融、国际贸易及物流、专业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
其中,《重庆两江新区促进国际消费发展专项政策》共包含10个条款。在该政策框架下,两江新区聚焦发展时尚经济、保税经济、邮轮经济3种经济,创新“四首”(首店首牌首发首秀)消费、夜间消费、城市一刻钟便民消费3种模式,支持高品质住宿、餐饮、汽车消费3个领域,吸引优质企业机构聚集,激发市场活力,完善两江新区商业发展和消费促进体系,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区提供政策支撑。
《重庆两江新区促进现代金融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政策》则体现了政策覆盖广、力度优、创新多等特点。比如,对于一行两会发放牌照的银行、保险、证券、消费金融、金融租赁等机构法人,落户新区的奖励将提高到500万元起步,在全市鼓励金融机构总部落户奖励政策实施后,市区两级联动最高可奖励1亿元。
另外一方面,
作为重庆对外开放的主战场,
两江新区也在大力推动
国际贸易及物流产业的发展。
《重庆两江新区促进国际贸易及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政策》在稳存量的基础上,对引入新主体、培育新业态、拓展新市场、深化新合作等领域都给出了具体的支持内容。比如,按照该政策,两江新区将支持外贸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在参展、出口信保、融资担保、产品认证、咨询服务等方面均匹配专项政策给予支持。
▲新闻发布会现场 张玮真 摄
此外,两江新区也对专业服务业的发展出台了专项政策。按照该政策,两江新区将从品牌落户、综合贡献、设备投入、发展载体等方面为新区专业服务业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推动新区打造集聚化、高端化、国际化的专业服务业产业体系。
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局局长、两江新区自贸办(中新办)主任郑航表示,此次4大专项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完善提升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的产业能级,为两江新区打造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
“‘1政策’,是投资者了解两江新区产业政策全貌的一个导航。”两江新区经济运行局副局长张智生介绍,“1政策”是新增、整合各类政策举措,根据产业发展需要,统筹新区产业发展政策、行业政策、招商政策,把共性和普遍性的条款进行整合、集合,并结合产业发展需要,新增了部分政策,共同形成促进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让广大市场主体更加便捷清晰、提纲挈领地了解和知晓新区产业发展政策支持的方向、重点。
▲新闻发布会现场 张玮真 摄
谈起“1政策”的特点,张智生详解道,“1政策”给予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支持,着力突出高质量和绿色化发展导向。
他举例说,
从企业落地阶段来看,
政策明确了两江新区
重点支持和发展的产业方向。
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新型显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卫星互联网、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现代金融、国际消费、会展文创等高端服务业。
“我们欢迎符合新区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来新区投资兴业,并按规定享受西部大开发15%的税收优惠。”张智生现场向全球投资者发出邀请。
企业落地以后,新区将对企业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等方面给予支持,对高端新型研发机构最高累计支持7000万元,对技改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对“三首”项目给予最高200万元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
如果投资者在新区设立国家实验室、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重大创新载体,
新区还将按照“一事一议”方式给予支持。
在企业做大做强阶段,“1政策”对经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独角兽”等企业最高给予200万元奖励;对企业参与打造新区各类智慧场景,将给予示范项目最高300万元奖励。
此外,“1政策”还从企业建设公共服务平台、首次入统的“四上”企业、企业上市、绿色化改造等方面,给予企业额度不等的奖励。
“在鼓励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可给予企业最高500万元奖励。”张智生说,在企业落地生产经营过程中,新区将分别从产业载体支持、金融支持、人才引进、发展空间保障和打造良好营商环境五个方面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来源:两江新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